亲子园地

太仓市“三八”红旗集体、“三八”红旗手拟表彰名单公示 2017年度太仓市“最美家庭”拟表彰名单公示 2015-2016年度太仓市“巾帼文明岗”拟表彰名单公示 2017年度太仓市巾帼示范基地拟命名名单公示 2017年度太仓市“平安家庭”、“绿色家庭”、“健康家庭”、勤廉家庭拟表彰名单公示 太仓市“最美家庭”拟表彰名单公示 2016年度太仓市“平安家庭”、“绿色家庭”、“健康家庭”、五好文明家庭拟表彰名单公示
首页 > 亲子园地

将知与行融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2013-09-25 09:08 字体:【

    在我国, 独生子女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的群体, 他们将承担起迎接未来挑战的重任。随着我国独生子女人口的逐渐增多, 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加强独生子女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融于知与行的理念以及大力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意识;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独生子女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独生子女是一个特殊群体。鉴于我国的国情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20世纪7080年代曾在育龄夫妇中提倡“只生一个孩子好”,并作为基本国策贯彻执行。我国的独生子女主要分布在城市,这么庞大的独生子女人口群体,在如此短的时间、如此大的范围内出现,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如今,当年的父母的心肝宝贝早已为人父、为人母,开始教育第二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也随之遇到了新问题,开始了独生子女教育独生子女的新时代。

    二、家庭教育中的知行脱节现象

  在当今的教育理念里把知与行的内涵误解了,认为“知”就是背书、考试。学习的目的就是升学。学生的教育成功与否主要依赖学校的教育、教师的管理,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生自我执行的重要性。但在教育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时仅仅表现为外在的东西。”没有让知识进入学生的认知主体,渗透他们的学习行为,生活行为,思想方式。

  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错位,主要表现在:学生以国家为重,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为主调的价信取向突出,但渗透着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倾向;价值取向多维化。因此,主观上学生是以助人为乐为主的,在参与社会话动,帮助别人时懂得尊重对方的情感。但在具体行动时,却又存在考虑个人利益第一思想与行动脱节的现象。如当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采取集体、他人利益第一的学生不多。很多学生做而言但不起于行。在人们的观念中,学校作为培养人才、塑造人才的地方应该是道德行为修养的社会典范,但是,脱离家庭教育的学生并不能够完全正视自己的行为,时常发生一些让人触目惊心的行为。

  曾有研究表明:在乘公共交通工具遇小偷行窃时,仅有不足两成学生表示愿意挺身而出。研究还发现:逾六成学生认为,学校教育是学生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载体,仅有不到两成的学生认为在“知与行”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应该占据主体地位。以上研究表明部分学生在许多方面出现“知”与“行”分离现象,且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三、教育中知行脱节的原因

  1.为“分数”而读书

  从进入学校教育那一刻起,我们就被“好好读书,听老师的话”这样的淳淳教导教育着,那所谓的好好读书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分数成了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通用标准。在这种分数横行的教育体制下,家长忘记了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忘记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忘记了读书是为己所用、为己所需。现行的教育下,学生使自己沦为分数的奴隶。学校、家庭忘记了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思维的拓展,是能力的培养,是一生不断前进的钥匙,是知与行的统一。

  2.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

  就把学校和考试捆绑在一起。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无不受到考试的影响,学校成了考试的预备机构和附庸。忽视个性的培养目标以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传统教学方法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学校教育。学校被隐形的规则束缚了,家长们的思想同样被主流教育的模式所同化,失去了原有的教育原则与理念。

  3.德育主体的错位

  德育过程中淡化了家庭教育,而学校又主要把抽象的理论灌输给学生,似乎把学生都培养成德育理论工作者,忽视了学生需要的是处事和做人的道德规则;致使学生考试做题时头头是道,而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落脚点。有时德育目标存在政治化倾向,过分强调了工具化目的,脱离了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德育过程,以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重学校轻家庭的德育成为主要方式,都过分地发挥了德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却忽视了家庭教育、学生主体的存在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很难把德育要求内化为他们自己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品质。

    四、将知与行融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方法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成功与否这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素质条件。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如果脱离知与行的教育,简单地把独生子女看成是被宠坏的一代,更是一种没有科学根据的担忧或偏见。凡是处在良好的家教条件下的独生子女, 如果能很好地将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相结合, 完全能够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那么,怎样的家庭教育方法才能促使独生子女健康发展呢?

  1.将知与行的理念融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 贯彻互助原则

  整齐划一的单元楼房, 繁重的课业负担使独生子女难以与外界进行正常的联系。因此, 必须帮助孩子解除单调孤独的生活, 鼓励孩子到群体中去。让学生们将知融入于行,他们之间一旦形成一个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共同体, 最容易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成长阶段中良好的伙伴关系, 是他们一生的财富。家长要鼓励孩子出去找伙伴,让孩子自己锻炼自己, 将知与行相互转化,培养他们强烈的自主精神, 这种能力将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迁移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2. 改变自己的角色,充实自我,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纵观近年来的独生子女教育, 已经淡化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概念。由此更加凸显了家庭教育的价值。现在的父母与子女直接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 这容易使亲子关系表现出更为亲密的倾向。家长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 同时改变自己的角色, 从照料者、培育者、教育者, 转变为孩子的伙伴和引导者。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要不断充实自我,跟上时代的节奏,同时要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 很多时候, 孩子的需要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他们希望别人考虑自己的感受, 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对于独生子女, 要尊重他们的选择;要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 理解而不溺爱、民主而不放任、疏导而不压抑, 做到严有度、爱得法。人们从独生子女性格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决定孩子个性品质的主要不是独生与非独生, 而是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大包大揽或放任不管都是极为危险的。

  3.将知转化成行,锻炼坚强意志, 培养健全人格

  如今, 媒体上充斥着各种针对孩子的补钙广告, 然而父母在为孩子补充生理上的钙质的同时, 却忽视了人的成长所必须的另外一种更为重要的钙质, 那就是精神上的钙质。它是金钱所能买不到的, 在各种辅导班里也学不到, 但这种钙质却是人成长至关重要的元素。这就是将原来所拥有的知识与理念转化为自立、自强、和自信,拥有坚定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毅力。这样的孩子才会勇于面对生活带来的压力, 才不会被困难击倒。家长应逐步培养孩子自我设计和人生规划的能力。一旦孩子形成自己的主体意识, 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他就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自暴自弃, 也不会因一时的成功而迷失自己, 而是敢于承担责任、表现自我、突出自我,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学会表现自己, 形成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的良性循环。完善自由个性, 挺拔的人格, 正是将来迎接挑战的根本。

  现在, 人们已经认识到孩子应该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 一个清晰而有效的沟通者, 自我指导的终身学习者,创造性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者, 负责任的和积极参与的公民,合作的和优秀的工作者, 整体的且富有信息的思考者。无疑, 这为独生子女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同时, 当前独生子女教育更要注重家庭角色, 设计相关的适合父母参与的教育方式与内容, 帮助孩子形成积极个性品质, 提高孩子社交技能, 使孩子性别角色正常发展, 促进孩子认知发展, 让“缺位”的父母能够走入“亲职教育”, 以提高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质量。

作者:顾哲荣

选送单位:365bet网上娱乐网址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